流量不够用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又不想换卡?

这年头用手机最怕的一句话是什么?

您的储存容量已满,请及时清理!

流量不够用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又不想换卡?

寸土寸金的手机空间

“128GB手机完全不够用啊!”

“一边清理空间一边使用,太痛苦了!”

当代人的焦虑已经蔓延到手机储存空间上了,原本的64G被淘汰,128G是手机基础标配,甚至有的厂商已经推出了1TB版本的手机。

试想,如果你的手机储存只有 64GB,系统占 20GB,图库占 20GB,一个微信也能占 20GB。

为了装喜欢的游戏,拍摄更多照片视频,你只能频繁清理聊天记录,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用不了多久,你的手机储存空间又会因APP软件的膨胀而告急。

无奈之下,你只能换更大空间的128G手机,在转移聊天记录时,手机无法使用,如果中途APP崩溃,你还得重新扫码续传,整个过程下来,两小时过去了。

一部手机,折腾下去半条命。

流量不够用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又不想换卡?

究其原因,除了游戏等APP制作越来越精良,4K影视、无损音质音乐、高清拍摄等技术的普遍应用,增加了手机存储空间的压力。

主要还是各大APP的野蛮生长,手机存储技术瓶颈已过,APP应用厂商在开发时肆无忌惮,几乎不考虑存储空间的问题。

一边是生活中人们对 APP 的旺盛需求,一边是手机容量跟不上膨胀的 App 体积,2012 年国内部分主流 App 的安装包体积,除了微信的6.9MB以外,其它都控制在了5MB以内。

十年后的今天,IOS 客户端的App安装包都已突破250MB。

再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机存储空间,淘宝、支付宝抖音占了5GB,美团京东超过2GB,更别说还有占用20多GB的各种游戏了。

短短十年,手机APP膨胀了100倍,App从为用户带来生活便捷的工具,逐渐成长为吞噬人们手机空间的熔炉。

不少网友反映,聊天记录最占用手机存储空间,能达到100GB以上,一些游戏、照片、音乐、影视作品也都是“吃”存储空间的大户,手机存储空间越来越寸土寸金。

APP占用的储存空间不断扩大,那带来的使用体验又如何呢?

流量不够用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又不想换卡?

欲望难填的APP软件

APP软件膨胀后的使用感一个词总结:就是堆料。

什么都想往里加,其实一大半的功能,用户都不需要。

一个APP软件,想把其他软件的活儿都给揽了,所占内存自然会越来越大。

视频软件搞交友、购物,聊天软件搞直播、游戏,读书软件一不小心就能点到短视频和游戏。

这一通下来,用户的手机空间能承受得了吗?

还有网友吐槽,外卖APP支付方式会偷偷换成借钱,毫不知情的操作下,用户就借了网贷。

很多人都感慨,拿起手机逛一圈发现,每个软件都想借钱给我!

再加上很多软件都有一大堆弹窗广告,原本靠专业技术挣钱的APP软件,如今全靠广告,玩游戏要看广告才能过关,哪怕你想做个心理测试,揭晓答案也需要先看几十秒广告。

这明明就是“广了个告”呀!

App无序的膨胀过程背后,是对用户挖掘的无尽欲望在作祟。

2013年,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用户流量从网页端转向移动端。

当时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土豆显示,移动端对总流量的贡献度达到 50%,移动端网购交易额突破1000亿,购物软件的客户端一年新增用户数突破了1 亿。

为了圈占更多用户流量,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一些互联网大厂开始把其他APP的功能,集中到拥有最多用户、最具有影响力的App中,借最大的流量入口,打造出如今的“超级App”。

于是,音乐软件做起了直播带货,查单词的学习软件也有了短视频,原本只能发布限制140字短文的APP已经可以带货、抽奖和购物了。

流量不够用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又不想换卡?

不管用户是否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功能,互联网企业靠这种方式,如愿抢占了用户和流量,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集中在一款软件中,存储空间变大也就顺理成章。

技术的进步,让用户需求多样化,但绝不是以绑架的形式兜售。

除了获得用户流量,APP软件还通过给用户画像,来进一步精准推荐广告,以内容的形式挖掘用户的更多价值。

访问你的手机文件、读取通讯录信息,将你的个人关系网偷偷翻个遍,收集你的位置信息,家庭住址一清二楚。

有网友对某聊天软件分析发现,光聊天图片和聊天短视频文件夹的内容,就占据了8.4GB的空间。

内容大多来自群聊接收的图片和短视频,不管你会不会看,APP都会默认给你存储上。

这些软件在后台的活跃启动,导致很多人刚买了手机,没多长时间,就会发现电池不耐用了,内存莫名其妙被占满了。

对用户无尽的挖掘欲望、不合理的文件存储机制和失序的开发,是当前我国APP软件开发的乱象,也是APP软件膨胀的具体表现。

APP软件在膨胀,不代表APP软件不该存在,回望App发展史,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如果超过生活所需本身,即便一款软件集齐所有功能,用户也不会为其买单,背后的开发者和公司,理应认真思考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1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