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账户的开设进行严格管控。
个人账户实行一类账户和二类账户制度。一类账户在每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而二类账户则有重大交易限制,单日交易额最高为1万。(上述制度直接导致灰色产业“人头卡”成本显著上升)
个人银行账户在一年内累计交易(进出款)达到500万及以上时,银行系统会发出风险提示并采取措施。这时,除了柜台业务以外的所有办理渠道,如网银、手机银行、ATM机等,将会被直接限制。要解除风险提示,需要提供款项合法来源的证明。
微信和支付宝要求单个账户的年收款不得超过20万元,以加强对个人收付款的风险控制。
灰色产业出入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初。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入金的灰色产业也逐渐兴起。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投资等手段,引诱投资者参与非法的出入金交易活动,导致投资者经济损失。后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灰色产业出入金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遏制了灰色产业出入金的发展。
在互联网支付尚未普及之前,资金主要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存入非法交易账户,由经营者、代理人或者持卡人进行操作。
在互联网支付兴起阶段,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使用手机应用和网站来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各种数字货币和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也迅速崛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快速的支付方式。这一阶段也标志着人们从传统的实体货币支付向数字化支付方式转变。
将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银联快捷等支付方式,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接收,给了灰色产业链一个单一的通道。
灰色产业公司通常会购买个人微信、支付宝收款码,或者以虚假信息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向支付机构申请商家收款码,以此进行线上收款。
一家灰色产业公司与第四方支付平台合作开发了类似于“滴滴打车”的软件,名为“银商”。该软件允许个人用户注册并上传自己的收款码至平台,然后在该平台上进行抢单和接单操作。
灰色产业公司在线上招募了大批代理商,他们被称为“银商”,用来协助客户进行存取款操作。客户通过转账、扫码等方式将资金付给“银商”,然后“银商”再帮助客户在灰色产业平台上充值。同样,“银商”也会协助客户将赢得的资金提现,这样一来,灰色产业便将出入金风险间接转移给了“银商”。
国家还有其他有效的打击手段,比如加强边境安全、加强国际合作、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等。
对那些频繁往来于东南亚等地的人员进行了逐一排查登记,并对可疑个体实施了限时回国的措施,并要求他们详细交代在国外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内容。
我们正在与友好国家协调合作,共同打击和清理国内人员在国外从事非法活动的问题。柬埔寨和菲律宾在过去1-2年对此展现出的打击力度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这种合作大大打击了境外的非法产业链。
在国家加大整顿治理力度打击灰产的过程中,许多灰产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了,这使得小公司更加难以生存。这一举措大大遏制了线上灰产的发展,对此,我们对国家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肯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1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