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短视频“二舅”刷屏了,不仅是它的火爆,还有它被指涉及内容虚假,看了很多这方面的帖子和内容,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本文仅从“二舅”概况、火爆缘由、反映出的问题、如何改进4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至于是否真伪的细节已经有民间福尔摩斯进行了全面、细致、专业的分析。全文3443字,仅供参考。
一、“二舅”始末
2022年7月25日,B站UP主@衣戈猜想发布了一个名为《回村后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讲述了自己二舅一生的经历。这个曾经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十几岁时因为发烧,被村医在屁股上打了四针后成了残疾。后来自学木工谋生,一生未婚,收养了一个女儿,现在独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还成了村里的“维修多面手”。7月25日至27日,便出现了微信朋友圈刷屏,各路自媒体包含一些官媒频频报道转发的霸屏现象,每个人好像都被“二舅”感动着,鼓舞着。7月27日至7月31日,先后出现质疑内容抄袭、内容中涉及地方政法核实相关问题、内容虚构被撤销推荐等情况。
二、火爆缘由
1.故事好
好的故事必然能吸引更多的关注。撇开真伪,故事好。就像“二舅”刚霸屏的时候导演张洋说的,人物故事弧线、缺点、闪光点、故事的转折等要素都有,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直达内心的力量感,特别有后劲。这个内容稀缺且不好复制。其实从呈现方式上讲,它就是朴实无华的一个故事,但好故事永远都是卖方市场。
从一个普通受众的角度而言,故事情节很容易引起部分80及前面几代人的共鸣和90年代后面这一批人的好奇,就像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一样。当然故事比较简短,对于专业人士或者有亲身经历的人而言,确实很多内容经不起推敲。
以下面2个网友跟评的内容为例:
(1)网友给大佬递猹:“也许是我的层次比较low吧?这个视频刚出来时我不觉得感动,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不觉得这有多「正能量」,生活就是这样的,不想自杀的话就只能这么过下去。我28岁时没了爸,31岁没了妈,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博士,2017年。父母是知青,基本没留给我遗产,靠自己努力在上海买了房和车。我依旧记得2015年我爸第二次中风时,给他喂饭他不吃,我妈和我哭成一团的惨状。我的第一篇sci就是在病床上敲出来的,所以我看这个视屏只觉得相似而平常。这就是人生而已。”
(2)网友LU:我是前天看到视频,当时就是觉得部队那段不靠谱,然后在有些医学公众号上看到对于打针的分析,都认为是小儿麻痹,看了囡囡的文章,感觉就剩下二舅会修东西是真的了!
2.人云亦云
一个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必须去了解故事。
好多人或许和我一样,都是看到朋友圈无限地刷屏后才点开去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么火爆。毕竟喜欢“凑热闹”是每一个吃瓜群众的“必修课”,因为当周围的人都在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无形中逼迫你去了解其现状及前因后果,否则你将逐渐的淡化出自己的圈层。
3.市场逐利
市场主体的自主性推动了故事的爆火。
故事刚推出来的时候,人人看到的都是表面折射出来的那种不一样的东西,说新鲜也好,说回味也罢,说精神也无所谓。但当其自带的流量开始暴增的时候,市场上的各路官方媒体和自媒体皆蜂拥而至,各种转发分享,为其霸屏填上了上天的翅膀。
这些媒体平台有的是为了弘扬那种“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为的是给社会上的更多人奋斗的精神力量;有的是为了生存多赚取点流量费;有的是跟着流量走,为多赚点碎银而已。
就像“碗拉面3块钱、15年没涨价的山东大汉程运付”火爆全网以后,他家的大门外总会有很多网红架起手机24小时直播一样。
4.背后推手(运营)
运营是一个作品或者故事被推到幕前的最核心的力量,没有运营,内容很难呈现在众多的受众面前,品牌也很难树立起来。
现实中,我们的每一个故事和项目的推动都离不开运营,而运营最大的目的也是为了故事和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进而开展后续的一系列事情。所以,发布“二舅”内容无外乎为了粉丝或者流量收入,只不过是运营团队力量的寡与众或者专业与非专业而已。
在整个事件中,形成了“信息源(运营)B占传播——引发信息裂变——引发大众传播”的一个过程。至于运营除了初期的内容制作以外,其它的细节暂无从确定,但可以锁定到个人独立运营、个人和B站内容审核员协同运营两个方面。
三、反映出的问题
1.精神需求的市场异常庞大
2017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0年,我们又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基本的衣食温饱已不再是顾虑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目前全国人口仍超过14亿。其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亿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亿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亿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一个人对于精品文艺产品、视频内容、影视剧等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有了更大的期待。从近几年胡歌主演的《琅琊榜》、刘亦菲主演的《梦华录》等影视剧情况我们都不难看出,受众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有多大。
2.内容为王的核心一直未变
时下正是多元化的融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时代,“内容为王”也曾一度受到了质疑,有些人开始转向流量为王、产品为王、技术为王。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媒体平台也受到了这波风气的影响,每个人手机上弹出的新闻或者信息标题,符合标准的着实没有几条,“夸大其词、含糊不清、耸人听闻、题不对文… …”
但无论新媒体或者自媒体平台带来了哪些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媒体格局发生哪些变化,“内容为王”永远是核心力量。信息有传递就有接收,那么内容就是聚集注意力资源的关键。融媒体时代优质内容是所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3.市民受教育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首先来看两组数据:
(1)全国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77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1万人,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可以说,两组硬数据足以支撑市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论点,但“二舅”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受众对于精神产品的自我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在人手一部智能机的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是精神内容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享受者。从网友对故事细节的推敲中我们发现,受众不在是信息一味地接受和接收者,他们会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历对市场供给的精神产品做出一定的、合理的、合情的及合法的判断。当然有些是基于直观的感情,有些是基于自身工作的职能,有些是基于专业的判断,有些是基于背后的原因……
四、如何提升?
1.提升素养生产优质产品
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同比增长7539万,占网民整体的63.1%。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4亿,同比增长7524万,占网民整体的38.0%;游戏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64亿,同比减少452万,占网民整体的26.2%;真人秀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77亿,同比减少875万,占网民整体的17.6%;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30亿,同比增长896万,占网民整体的12.8%;体育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46亿,同比增长5305万,占网民整体的24.4%。
综合网民数量和目前流行的直播,预估全职从事自媒体的人员至少上亿人,毕竟普通的直播运营者每天只是直播三个小时的话,收益无法保障个人的生活。
这些人员由于个人学历和自媒体专业课程的缺少等因素,导致很多人对于所发布信息的把控或存在的风险预估不到位,进而导致最后一落万丈。恰似“二舅”故事一样,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只能面临逐字逐句地审核了。
作为一个千亿级以上的市场,自媒体市场这块蛋糕足够每一个自媒体饱餐了,但需要每一个自媒体人不断的提升拍摄、编辑、平台规则、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管理、项目运营等能力,生产处优质的精神供给产品,才能走到最后,做大做强做上市。
2.规范行业推进市场壮大
近几年,自媒体市场的突飞猛进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等现象屡禁不止,自媒体信息服务的质量距离受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相关单位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完善。
在这里,除了高位的意见和要求外,自媒体平台公司和属地单位也要加强引导、支持,为自媒体从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的同时,引导他们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不断的推动自媒体市场壮大成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1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