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小李跟男友相恋不久就要分手,原来男友是个超级妈宝男!
(接上篇)小李带着几分忐忑,来到男友家。

小刘家装修得比想象中更豪华,他妈妈更是一副贵妇的打扮,却掩饰不了满面的愁容和几分刻薄,见面先是从头到脚地打量了她一番。
小李的家庭条件也不差,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感受到小刘妈的冷淡和挑衅,还是保持着礼节。
做饭时他妈叫小李去厨房帮忙:“我们家的传统都是女人做饭。”
小李没接话,默默帮忙择菜。
吃饭时,小刘妈帮小刘剥虾,小刘帮小李剥虾,场面有点尬。
“有了媳妇忘了娘,原来是真的。”小刘妈语气酸酸的。
小刘连忙哄她:“妈,哪有!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妈妈!”说完帮她妈剥起虾来。
小李的性格不喜欢惯着人,让小刘帮她倒杯水。
小刘正要起身,他妈冷冷地说:“我们家没有吃饭喝水的习惯!”
小刘僵住了,也回过头对女友说:“妈说得对,吃饭喝水对胃不好。吃完再喝吧。”
好容易吃完饭,临走时,小刘要送小李,他妈叫住了他,“我来送。”
他妈给小李开了门,说:“我们家的情况你也应该知道,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他以后结婚也不会搬走,我们家的规矩是,一切必须听我的安排!谁也别想来指挥我儿子!”
小李从她的话语中猜到了几分,大概前一天开玩笑的话被男友跟他妈“汇报”了。
她忍着内心的不快,不卑不亢地回道:“您是长辈,我尊重您。但您儿子跟我是自由恋爱,我们的感情恐怕要自己作主,由不得任何人安排。”

小刘妈听完这几句话,脸都要绿了。不欢而散。
好几天没联系,本以为这段感情要无疾而终了。
有一天下班,刚出电梯,小李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几天不见,小刘的脸都小了,胡子碴也冒了出来,小李鼻子酸了:“你妈不是不要你来找我吗?”
小刘:“对不起,我妈不让我出门,还藏了我的手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原来他妈让小刘分手,小刘不愿意,他妈就把他反锁在家。这会儿是趁她有事出门,想办法溜出来的。
两人相拥而泣。这天晚上,小刘没有回家。他们开始了同居生活。尽管这样,他还是经常把他妈的“语录”挂在嘴边。
过了没几天,小刘对小李说,他必须要回趟家。原来他所有的卡都支付不了了,应该是他妈干的。
小李有点担心,怕男友回去后他妈又采取什么极端的方法。
可不久小刘又回来了,脸上挂着胜利又夹杂着苦涩的表情。“哈哈,我终于说服我妈了。”
从这天起,小刘虽然人跟女友住在一起,但早上醒来第一时间就是给他妈请安,中饭、晚饭、睡觉,都必须给他妈打电话。
“早晚请安,敢情他妈是把自己当皇太后了啊!”小李心里暗暗吐槽。
原来小刘跟他妈达成了协议:每天必须随时汇报自己的动向,因为“她担心他在外面过得不好。”

他妈恩威并施,一面用“爱”控制他,一面威胁他,如果不听话,就切断他的经济来源。
小李虽然意识到这些,但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无能为力。
哪知,小李渐渐意识到,小刘并不单纯是受到他妈的经济控制这么简单。
两人逛商场购物,每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小刘会马上拍下照片发给他妈,询问妈妈的意见,全然不顾旁边就站着一位时尚达人。哪怕听完小李的建议,他还是会去问他妈的看法。
这让小李很受挫,要知道,在公司,同事们都会向自己咨询穿搭技巧呢!

后面有一件事,更是让小李寒了心。
那天,小李急性阑尾炎进了医院,做完手术醒来后却不见了男友的踪影,虚弱的小李在病床上足足等了几个小时才见他姗姗来迟。
而他的理由,是他妈打电话让他帮忙处理车辆违章的事。“你知道,我妈对我的重要性!我不可能拒绝她的请求。”
就因为他妈的一点并不紧急的小事,就把昏迷的女友独自扔在医院?
小李明白了,他母亲对他的影响,深入骨髓,自己如果要选择跟他在一起,恐怕这辈子都要受他妈的控制和摆布。
病好后,小李果断提出了分手:“看来在你心目中,还是你妈更重要。我们分手吧,你跟你妈过就好了!”

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丧偶式育儿模式的普遍存在,男孩通常跟着妈妈长大,母亲的一味宠溺和纵容,很容易养出这种唯母命是从的妈宝男;单亲家庭中,这样的妈宝男更是常见。
所谓妈宝,永远是捧在妈妈手心的一块宝,这样的男性,哪怕七老八十,仍然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
他们要么缺乏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要么缺乏独立的主张和看法,要么缺乏经济上的自立。这背后是性格的缺陷和人格的不成熟。
他们对母亲异常依恋,习惯了母亲的庇护,无法适应离开母亲的生活。
表面看是他们对母亲的依赖,实则正好相反。
传统的女性,从父,从夫,从子。后半生的依靠,都在儿子身上,而这个人,从自己身体里分离出来,是跟自己最亲近,也是自己最有把握掌控的人。
尤其缺乏经济独立的女性,一辈子别无所长,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所有的希望便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她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增加与这个血缘相连的人的粘性。她们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有些手法的不理智,或许是出于本能吧。
溺水的人,会抓住每一根无力的稻草。
不论怎样,女性在社会上、家庭中一定要务求独立,不要让自己沦为可悲的境地。
遇到妈宝男,轻症还可以用你十足的母性挽救一下,重症的话还是请他和他妈一起看心理医生吧。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搭进去。
怼姐关注心灵,专注原创。分享独特观点,让你在听故事中感悟人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