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超级恐婚,但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恐婚的人无处不在,仔细总结,可以发现主要有三类:

1.单身的人:沉浸于单身的美好时光,对婚姻只有恐惧没有期待。
2.有对象但不想结婚的人:享受恋爱带来的快乐与便利,但不想担负婚姻附带的责任。
3.想结婚但不敢结婚的人:对婚姻生活抱有期待,但是又害怕这种期待最后会落空,所以在犹豫与纠结中难以前行。
恐惧一:家本位和人本位的对立
在持家本位思想的父母和人本位思想的个人之间,因为催婚,把结婚这件事情摆到了个体的对立面,个体从抗拒催婚转向抗拒结婚。

恐惧二:关系需求和情感需求的错位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促使我们需要完成一场结婚,但是情感方面的需求又要求我们应该忠于自己所爱的人,在关系需求与情感需求的对立中,结婚代表了对情感需求的背叛,从而恐婚开始形成。
当眼前人非意中人,恐婚就发生了。恐惧的是自己不够坚定的选择,以及选择所会带来的遗憾。
恐惧三:婚姻是永无止境的争吵和令人窒息的平淡除了没完没了的争执之外,日复一日、平淡无趣的婚姻生活也让围城外的人望而却步。
我们怀着热烈与激情与一个人携手走近婚姻,“初见乍惊欢”,但久处却不怦然。归于平淡,最后的可能是窒息,而我们恐惧的正是这种令人窒息式的平淡。
恐惧四:结婚的结局是离婚

因为害怕婚姻的结果,所以恐惧婚姻的开始。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提到,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把婚姻当“围城”的人,可能恰恰是那些不够恐婚的人,而恐婚的人会认识到婚姻的责任、正视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用心感受身边的这个人,直到他们不再恐惧婚姻,才会在最好的时机选择婚姻。
渐渐的我明白了:“结婚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内心没有做好选择而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冲散了那种无拘无束不受束缚的不羁心态。所以才会把一切的责任与不如意都归结为婚姻,认为是婚姻让你丧失了原本跳动的心。”
当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后,婚姻就只是一个选择性,不用恐惧,也无需为此焦虑,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