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苏中苏洵(北宋三苏是指哪三人)

东坡先生母亲的记录并不多,但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记载中,也足以展现这位母亲的善良,明晓事理的品质。

苏母姓程,父亲程文应官至北宋大理寺丞,家中也有不少亲戚都走上了仕途,作为程家的小姐,自然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虽生于官宦自家,却并没有娇蛮的性格,反而更加有善心,明事理。

北宋三苏中苏洵(北宋三苏是指哪三人)

苏东坡年幼时,除了读书之外,并不是老实的主,兴趣极其广泛。其中一个就是喜爱窥探院中的鸟巢,捕捉鸟雀。苏母得知之后,严厉告诫小苏轼,不得捕捉鸟雀。正因如此,鸟雀知道在庭园里不会受害,有的就在庭园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

苏母操持家事,苏家上下井井有条,鼓励苏洵努力学习,也不疏于对儿子们的教导。对苏轼,苏辙两兄弟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三苏中苏洵(北宋三苏是指哪三人)

苏轼八岁到十岁之间,苏洵赴京赶考。落第 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苏母则在家管教孩子。一日,苏母给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讲解《后汉书》,其中一篇《范滂传》。

后汉时期,阉党乱政,民不聊生,范滂因为正直,敢于反抗而被小人怨恨,最终下诏追捕,但是范滂自己去了县狱。

县令十分吃惊,愿辞官,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为了不连累友人和母亲,决定留下来。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母虽然心痛无比,但也为儿子这种大义的品格感到骄傲。

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在听完这段,小苏轼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 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也可见苏母的高义。

北宋三苏中苏洵(北宋三苏是指哪三人)

可是,苏轼十五六岁的时候,苏家发生了一件大事,苏轼的姐姐被夫家虐待,最终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而女儿的夫家正是程家,苏轼的表哥。一面是丧女之痛,一面是夹在苏家和程家的尴尬窘境,最终导致苏母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在“三苏”成名不久之后不幸病故。

我们常听说“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但是苏母的品质也足以和另外两位母亲齐平。作为苏洵之妻,未曾有过苏夫人,苏太太之称谓,也无“苏程氏”之俚语,见诸书籍的,都称她为“程夫人”!

以父姓而冠夫人,历史上少有,苏母的才学品格也由此可见。

北宋三苏中苏洵(北宋三苏是指哪三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