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波尔多液的化学式(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化学式)

选择题是中考化学试卷基本题型之一,题目信息容量较大,考查的基础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能力的检测且答案唯一,分值占总分近三分之一,因此掌握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取得好的成绩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化学选择题的得分率呢?

第一、研究真题明确选择题考查热点问题,充分做好基础知识贮备。

通过分析陕西近三年中考真题,归纳出选择题考查的热点问题如下:

1、化学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健康、化学与环境、资源、能源、材料等知识点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问题;

2、化学基本概念辨析,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别,物质分类中酸碱盐氧化物概念及判断,题目结合生活、化学实验中的真实情境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3、考查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代表的意义及正误判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因此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选择题的热点问题。如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正误判断;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物质的制取、鉴别、除杂等,实验仪器原理的选择、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比较金属活动性实验等都是常考查的问题;

5、建立正确的化学学科观念和思维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关键。选择题中常要求采用分析、对比、推理、归纳、概括的学科方法解决问题,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 等学科思想观念在解题中的运用。

“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宏观现象能用微观化学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解释,如分子的性质、燃烧与灭火的本质及条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等是考查的热点问题;

“宏 —微—符”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认识微观符号的图示信息所表达的含义,用微观的视角去分析宏观的现象并用化学符号表达出来等也是选择题考查的内容;

6、化学规律和原理应用,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运用,题目要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产物名称或者化学式等;

7、有关化合价及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如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化学式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或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8、利用数形结合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溶解度曲线、化学反应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等。

第二、制定科学的试卷答题策略

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考试,同时也要遵循认知规律和答题原则,先统览全卷对题目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浏览选择题,初步判断题目难易程度,答题顺序由易到难,难题放在最后,遇到不能确定的题或难题,不要死磕而浪费时间,把会做的做完后再攻克难题。

第三、明晰选择题的结构,学会审题减少失误

学会分析题意,获取有用信息,确保题意理解准确到位。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干会对选项提出要求,比如要求找出“正确的” “不正确的” “符合的” “不符合的”等,审题时一定要看清楚且牢记题目要求;选项是化学必备知识和技能内容,结合题意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第四、掌握常见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能

依据题目内容及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答。

常见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有:

1、排除法

例题1、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

A 一氧化碳 B 氢气

C 二氧化碳 D 碳

解析:本题题干要求简洁明了,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等基础知识,可以直接找到关键词“还原性” “气体” “单质”,根据关键词“单质”可以排除A、C选项,根据关键词“气体”可以排除D选项,B选项“氢气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符合题干关键词,因此答案选B。

2、直接选取法

例题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D )

A 烧菜时应早点加入加碘食盐

B 在铁桶中配制农药泼尔多液

C 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施肥

D 炒菜最好用铁锅而不用铝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题目要求的关键词是“合理的”,这类题目就是运用化学知识直接判断其应用的合理性。

A 不合理。因为碘遇热易丢失,且加热时间越长损失越多,炒菜时应最后放入加碘食盐。

B 不合理。因为波尔多液的原料之一是硫酸铜溶液,铁桶中的铁会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Fe+CuSO4=Cu+FeSO4

结果铁桶被腐蚀,溶液失效变质,所以不能在铁桶中配置。

C 不合理。因为两者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气逸出会降低肥效。

D 合理。 因为铝锅在炒菜时,遇到酸或碱性物会反应产生可溶性铝盐渗入菜中不利于健康,会损伤大脑引起老年痴呆症;用铁锅炒菜对防治缺铁性贫血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3、比较法

例题3、粗盐提纯方法如下:粗盐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通过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过滤泥沙再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过滤,④稀盐酸使溶液pH=7,蒸发溶液可得精盐。四位学生分别采用下列顺序进行提纯,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 A )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

解析:A学生的操作顺序不合理。分析比较如下

氢氧根离子可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

钡离子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

先除镁离子或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不分先后顺序;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但加碳酸钠溶液要在加氯化钡溶液之后,以便用碳酸钠除去多余的氯化钡溶液;

完全反应后再将沉淀过滤,然后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比较顺序应该满足②在③后④在最后,因此只有A是不合理的。

4、联想法

实验类型的选择题,以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为情境素材,题目要求选出对应的合理的选项,这类型题目就需要联想平时的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数形结合法

对于数形结合的选择题,要先读懂题干的信息,明确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将反应物质及反应物的化学式及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再明确图形坐标及特殊点所代表的含义,将反应和图形意义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得出正确选项。

第五、养成做完试卷后一定要检查的习惯

试卷做完后,要回头进行一次检查,对选择题的检查,特别要看清题目要求是要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等关键信息,防止因粗细大意出现低级错误而丢分。

总之,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首先要牢固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其次要用化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平时注意精选典型题目加强练习,训练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养成细心仔细的审题及答题习惯,从而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n/1657.html